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
biquge67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现在,魏昶君现在还没有离开甘州,深夜。
甘州衙门内,烛火映照着桌案上那台简陋的电台。
匆匆赶来的天工院院长刘方白发苍苍的手指轻抚过粗糙的木制外壳,声音因激动而发颤。
“里长,按您给的《电讯原理》图纸,我们终于造出来了,虽然现在只能传码,但已经能在两百里内收发军报。”
老人指着线圈上手工缠绕的铜丝。
“绝缘处理,咱们天工院都试了三十多种树胶,总算成了。”
魏昶君的手指缓缓抚过那些手工打磨的旋钮,触感生涩却带着惊人的温度,这是跨越四百年的技术,正在他掌心发出微弱的蜂鸣。
“其实能传更远。”
刘方的声音带着几分试探。
“在河西走廊试过,三百里外还能收到信号,但为稳妥,先按二百里设中转站。”
魏昶君的指尖在旋钮上停顿。
他想起现代研究所那些争吵,那些学者总说历史不能跳跃发展。
可现在,这台用桐油绝缘、竹丝线圈、牛角按键拼凑的原始电台,正在打破所有规则。
“没有工业电磁干扰,没有城市信号污染......”
他凝视着线圈上手工缠绕的铜丝。
“这或许就是唯一的馈赠,让最原始的技术,发挥出最纯粹的效能。”
“很好。”
魏昶君忽然松开旋钮。
“技术从来不该被教条束缚,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复制现代,而是走出自己的路。”
他的目光穿过窗棂,望向西北的星空。那里没有无线电波穿梭,没有卫星掠过天际,只有最干净的电磁环境,等待着最质朴的讯号。
这一刻,魏昶君凝视着电台面板上那些熟悉的电码符号,这本该是四百年后的技术,尽管与现代研究所理念相左,但那些被传输过来的知识,终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。
“咱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测试。”
“今晨刚收到兰州急报。”
刘方递过电文纸。
“只用了半个时辰!若是往日驿马传书,至少需两天两夜。”
电文纸上简洁地写着。
“嘉峪关外,商队遭袭,已派兵处置。”
字迹边缘还带着接收时的静电墨点。
窗外忽然响起急促的电报声,译电员捧纸来报。
“青岛水师捷报,全歼小岛船三艘!”
满堂寂静。
所有人都意识到。
从胶州湾到甘州,三千里路,这份战报竟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。
魏昶君轻轻叩击电台外壳,木器发出空洞的回响。
他想起现代那些争吵与分歧,最终却化作一声轻叹。
“技术的归技术,文明的归文明。”
甘州衙门的电台突然响起急促的蜂鸣,译电员捧着墨迹未干的电文纸踉跄冲入。
“急报!南洋军情!”
烛光下,电文抬头刺目地写着南洋水师总长张献忠、副将李定国,自满剌加海域呈报。
魏昶君展开电文,李定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