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第四百四十二章 抵达晋阳
返回

第四百四十二章 抵达晋阳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
biquge67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

    晋阳城外所有人皆在翘首以待天子,任由额头细汗流下,等了也不知多久。
    “???……”
    风轻轻掠过,似乎变成了淅沥的雨声,接着远处泥泞的驰道,蓦地传来震耳轰雷,声浪似江河崩裂,疾势犹如闪电,由...
    赵明的叹息声在锦官城的高处回荡,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。他深知,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守护这片土地,更要让蜀汉真正成为能够统一天下的力量。然而,这绝非易事。
    ###内政巩固:从根基到枝叶
    赵明意识到,虽然目前蜀汉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,但若要实现更大的目标,必须进一步夯实内政基础。于是,他决定以“民本”为核心思想,深化行政改革,并将目光投向了教育与文化领域。
    首先,赵明设立了专门的学堂,不仅面向士族子弟,更开放给普通百姓。他亲自撰写了《治国十诫》,作为学子们学习的重要教材之一。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,包括如何为官、如何爱民以及如何应对危机等内容。他还邀请各地名儒前来授课,使得这些学堂逐渐成为了培养新一代栋梁之才的摇篮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赵明还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运动。他鼓励民间创作诗歌、散文等文学作品,并设立奖项奖励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。一时间,蜀汉文坛百花齐放,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与学者。其中,一位名叫李清的年轻人因写下《山河颂》而声名鹊起。这首诗描绘了蜀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,被赵明视为珍宝,并命人将其刻于石碑之上,立于成都城中心供众人瞻仰。
    此外,赵明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问题。他派遣精通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官员前往羌族聚居区,通过耐心沟通与合理政策赢得了当地部落的支持。他下令修建连接内地与边疆的道路,促进了物资交流与文化交流。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,也让蜀汉的版图更加稳固。
    ###外交布局:纵横捭阖之间
    尽管与曹魏达成了和平协议,但赵明清楚,三国之间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。因此,他开始制定更为长远的外交战略。
    建兴十二年,赵明收到了来自东吴的一封密信。孙权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友好态度,但实际上却暗中挑拨蜀汉与西域诸国的关系。赵明并未急于回应,而是冷静分析局势后,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化解危机??他主动邀请西域各国使节齐聚成都,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。
    宴会上,赵明慷慨陈词,表达了蜀汉对所有盟友的尊重与诚意。他承诺将继续支持西域各国的发展,并愿意提供军事援助以抵御任何外敌入侵。此言一出,立刻赢得了在场各国使节的高度赞赏。他们纷纷表示,愿与蜀汉保持紧密合作,共同维护地区稳定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赵明还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辽东公孙氏势力范围进行谈判。经过多轮磋商,双方最终达成共识:蜀汉承认辽东独立地位,而辽东则承诺不再与曹魏结盟。这一联盟的形成,无疑削弱了曹魏的战略优势,同时也为蜀汉争取到了更多宝贵的时间。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