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
biquge67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身后传来纷纷攘攘声音,平原太守王?立马遣人前去察看,得知是与天子有故交的老丈一时无心之失,才引起纷扰。
他遂点头轻笑,说道:“陛下仁而爱人,老翁年岁已高,又是无心之过,必不会责怪。”
“快...
大战尘埃落定,赵伦站在成都城头,俯瞰着这片他亲手守护的土地。胜利的喜悦并未冲昏他的头脑,相反,他深知这场战争只是蜀汉崛起路上的一次考验。司马懿被擒后,魏国虽元气大伤,但其根基尚存,而东吴与鲜卑虽暂时退却,但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对蜀汉的觊觎。赵伦明白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眼前的胜利转化为长治久安的基础。
###内政改革:从战时到和平
战争结束后,赵伦立即着手调整国家政策,从战时体制逐步过渡到和平建设阶段。他意识到,连年的征战已经让百姓疲惫不堪,若不及时恢复民生,蜀汉的根基可能动摇。为此,他首先颁布了《减赋令》,宣布大幅削减税负,尤其是针对受战争影响最严重的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。同时,他还下令开放部分国有土地,允许流民开垦耕种,并提供种子和农具支持。
此外,赵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,扩大选拔范围。他认为,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,而不仅仅局限于士族或官宦家庭。他设立“平民学堂”,为普通百姓提供免费教育机会,培养更多有识之士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,也打破了传统门第观念,让更多寒门子弟得以崭露头角。
为了提高行政效率,赵伦继续推进机构精简工作。他重新划分各级政府职能,明确权责分工,减少冗余人员。同时,他引入了一套全新的考核机制,要求所有官员必须定期提交工作汇报,并接受上级审查。对于表现优异者予以重用,而对于懒政怠政者则毫不留情地予以罢免。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虽然引来部分旧派官员的不满,但却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。
###经济复苏:重建与繁荣
经济方面,赵伦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,以加速战后恢复。他命令各地修建道路、桥梁和水利工程,改善交通条件,促进商品流通。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不仅带动了就业,还为农业和商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。例如,在成都附近修建的大型灌溉系统,使得周边农田产量提高了近三成,极大地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。
同时,赵伦鼓励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。他减免了商户的部分税收,降低了经营成本,并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部门,规范交易秩序。此外,他还与西域各国建立外交关系,开辟新的贸易路线,将蜀锦、茶叶等特产远销海外,换取金银和其他稀缺物资。通过这些努力,蜀汉的经济逐渐复苏,国库收入稳步增长。
然而,赵伦并未满足于现状。他深知,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坚实的工业基础。因此,他开始重视冶铁、造船等重工业的发展。在成都郊外,一座规模宏大的铸剑坊拔地而起,生产出的兵器不仅质量上乘,而且价格合理,深受军队和民间欢迎。而在长江沿岸,几家大型造船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,为未来的水军扩张